台湾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明珂先生在关于羌族的著作中,讲到一个族群间互相歧视的案例:
20世纪50年代以前,由于族群间的歧视,在本地沿溪河的各村落、城镇人群间形成“一截骂一截”的情况。也就是,每一地方的农村民众都被下游村落或更下游的城镇居民喊作“蛮子”或“山蛮子”,但他们都自称是“汉人”,而骂更上游的村落人群为“蛮子”。
其实,这种相轻的现象,不独在50年代以前有,在50年代以后也常有,在50年之后还会常有。不独在羌族部落之间有,在其它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常有!不独是文人之间会互轻,武人之间,粗人之间,此种现象也大为常见!
遭遇到此种歧视的人,理应是对此种歧视深恶痛绝!他们本应当去着力改善这种状况,一方面不让自己今后再次遭此待遇,另一方面也不让更多的无辜者受到这些恶劣生态环境的影响。
但恰恰相反,他们非但没有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善,而是加入了歧视者的行列之中,让这种恶劣生态环境更为恶化。而当他们歧视其别人来,却往往比当初别人歧视他之时更甚。结果,也就造成了做奴隶的一旦翻身做了主人,他对待他的奴隶比当初他的主子对待他时更坏的局面。
这实在是一直让我感到很困惑的一个地方。
莫非,都是因为人的劣根在作用?
Leave a Reply